当头炮局
当头炮是象棋中最常见且极具攻击性的开局走法。
- 炮二平五:直接将炮架在中兵前方,瞄准对方中路要害,这一走法能迅速控制棋盘中心区域,对敌方的布局产生强大的压制作用,例如在一些经典对局中,当头炮可以直接威胁对方的中卒,迫使对方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打乱其原本的布局节奏,如果对方应以马8进7,形成常见的中炮对屏风马开局,此时红方可以接着走车一平二,出动右翼主力车,加快子力的出动速度,准备后续展开全面进攻,当头炮局下,后续的变化多样,根据对方的应对可以灵活调整战术,如跳马、出车、挺兵等,为后续的进攻创造更多机会。
过宫炮局
- 炮二平六:炮从初始位置平移到六路,形成过宫炮布局,过宫炮的特点在于它虽然没有当头炮那样直接的中路强攻,但它能通过对肋道的控制,巧妙地构建出一种含蓄而有力的进攻态势,比如黑方如果应以马8进7,红方可以走车一平二,同样出动右翼车,然后根据局面发展选择挺兵活马等手段,过宫炮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对方可能因为对其进攻方向的误判而陷入被动,它常常与其他子力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进攻体系,从侧面迂回攻击对方防线,例如在后续的发展中,红方可能会利用炮的位置配合马跳到对方的卒林线附近,对敌方的兵卒结构造成威胁,进而展开进一步的攻势。
士角炮局
- 炮二平四:炮安放在士角位置,这一走法注重对棋局侧翼的控制与协调子力,士角炮开局后,红方可以根据黑方的应招来灵活部署,如果黑方走卒3进1,红方可以考虑走马二进三,出动右马并加强中路的防守与进攻潜力,士角炮可以为己方的车马炮等子力提供一定的掩护和配合空间,例如后续红方可能会通过士角炮的掩护,将车迅速开到对方的河口线,窥视对方的兵卒动态,寻找进攻突破口,它也能有效地限制对方某些子力的出动,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对方的布局节奏,为己方争取主动。
仙人指路局
- 兵三进一:挺三兵,这是一种稳健且富有变化的开局,仙人指路的妙处在于它不急于进攻,而是先投石问路,观察对方的应对策略,然后再根据局势制定具体的战术,如果黑方应以卒3进1,红方可以走兵七进一,形成两头蛇的局面,进一步扰乱对方的布局,仙人指路开局后,红方有多种后续走法选择,比如可以走马二进三出动右马,或者走车一平二出动右翼车,根据对方的防守情况再决定是推进中兵加强中路攻势,还是通过跳马、出车等手段展开侧翼进攻,仙人指路能让红方在开局阶段保持相对灵活的态势,根据对方的不同应对来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使对方难以捉摸自己的真实意图。
飞相局
- 相三进五:飞相局是一种以柔克刚的开局方式,它通过先构建一个稳固的防线,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展开反击,相飞起来后,能有效地保护己方中卒,同时为后续子力的出动创造条件,如果黑方走卒7进1,红方可以走马八进七,出动左马,之后根据局面可以选择车一平二出车,或者通过挺兵活马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布局,飞相局注重子力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在防守稳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进攻,例如在后续发展中,红方可能会通过相的掩护,将车运到对方的侧翼,配合马对敌方的防线进行骚扰和突破,它能让红方在开局阶段避免过于激进的进攻而导致的风险,以一种平稳的节奏来掌控棋局。
起马局
- 马二进三:直接出动右马,这是一种比较常规但也很实用的开局走法,起马局注重子力的出动速度和协调性,马跳到三路后,可以根据黑方的应对来进一步发展,如果黑方走卒3进1,红方可以走兵三进一,形成类似仙人指路的变化,但开局思路略有不同,起马局下,红方后续可以通过出车、挺兵等手段来拓展局面,例如接着走车一平二出动右翼车,然后考虑挺兵活马加强对棋盘的控制,马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局势调整到更有利的位置参与进攻或防守,它能让红方在开局阶段快速形成一个较为均衡的子力分布,为后续的战斗奠定基础。
过宫炮转中炮局
- 炮二平六,马2进3,炮六平五:先走出过宫炮,然后根据黑方的马2进3应招,果断转为中炮,这种走法结合了过宫炮和中炮的优点,过宫炮开局时的含蓄与中炮的直接进攻性相结合,能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压力,在炮六平五转中炮后,红方可以接着走车一平二出动右翼车,然后根据黑方的防守情况选择挺兵、跳马等进攻手段,例如黑方如果应以马8进7,红方可以走兵七进一,通过挺兵来扰乱对方的防线,同时为自己的车马炮创造进攻机会,过宫炮转中炮局能在开局阶段迅速改变棋局的节奏,让对方在应对时需要重新调整布局思路,增加对方犯错的可能性。
士角炮转中炮局
- 炮二平四,马8进7,炮四平五:先架士角炮,再根据黑方马8进7的应招转为中炮,士角炮转中炮局能利用士角炮开局时对侧翼的控制优势,迅速将进攻重点转向中路,在炮四平五后,红方可以走车一平二,然后根据局面发展选择挺兵、跳马等进攻手段,例如如果黑方应以卒3进1,红方可以走兵七进一,通过弃兵打开局面,然后再利用中炮的威力配合车马展开进攻,士角炮转中炮局能让红方在开局阶段既保持了一定的含蓄性,又能在合适的时机迅速发动中路强攻,打乱对方的防守节奏。
仙人指路转中炮局
- 兵三进一,卒3进1,兵七进一,炮8平5:先走出仙人指路,遭遇黑方卒3进1后再兵七进一,然后黑方炮8平5转中炮,仙人指路转中炮局能充分利用仙人指路开局的灵活性和中炮的强大攻击力,在仙人指路开局阶段,红方通过挺兵观察对方应对,当黑方卒3进1后兵七进一形成一定的局面变化,此时黑方炮8平5转中炮,红方可以接着走车一平二,然后根据黑方的防守情况选择挺兵、跳马等进攻手段,例如黑方如果应以马2进3,红方可以走炮二平五形成对攻局面,利用中炮的威力和仙人指路前期的布局铺垫,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对攻中寻找机会取得优势。
飞相局转中炮局
- 相三进五,马2进3,炮八平五:先飞相开局,黑方马2进3后,红方炮八平五转为中炮,飞相局转中炮局能在保持飞相局防守稳健的基础上,迅速展开中路进攻,在炮八平五后,红方可以走车一平二,然后根据局面选择挺兵、跳马等进攻手段,例如黑方如果应以卒3进1,红方可以走兵七进一,通过挺兵打开局面,然后利用中炮的威力配合车马进行攻击,飞相局转中炮局能让红方在开局阶段先构建一个稳固的防线,再突然发动中路强攻,使对方在防守时难以兼顾,增加红方取得优势的机会。
十一、起马局转中炮局
- 马二进三,卒7进1,炮二平五:先起马开局,黑方卒7进1后,红方炮二平五转为中炮,起马局转中炮局能利用起马局子力出动的特点,快速转为中炮进攻,在炮二平五后,红方可以走车一平二,然后根据黑方的防守情况选择挺兵、跳马等进攻手段,例如黑方如果应以马8进7,红方可以走兵七进一,通过挺兵来打乱对方的防线,然后利用中炮的威力配合车马展开进攻,起马局转中炮局能让红方在开局阶段既有稳健的子力出动基础,又能迅速发动中路攻势,改变棋局的走向,掌握主动。
十二、中炮对屏风马进7卒局
- 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卒7进1:形成经典的中炮对屏风马进7卒开局,这一开局双方攻防体系相对固定且变化丰富,红方在炮二平五、马二进三后,黑方卒7进1,此时红方可以走车一平二,出动右翼主力车,后续红方可以选择挺兵活马等方式展开进攻,比如走兵七进一,准备通过弃兵打开局面,或者走兵五进一从中路突破,中炮对屏风马进7卒局下,双方围绕着中炮与屏风马的对抗展开激烈争夺,红方需要利用中炮的威力打破黑方屏风马的防线,黑方则要通过屏风马的灵活防守和反击来化解红方的攻势,这一开局在众多象棋比赛中都经常出现,对棋手的布局理解和中局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十三、中炮对屏风马进3卒局
- 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卒3进1:构成中炮对屏风马进3卒开局,这种开局与中炮对屏风马进7卒局有所不同,黑方卒3进1后,局面会朝着另一种变化发展,红方同样先出动右翼车走车一平二,然后根据局面选择进攻手段,例如可以走兵七进一,与黑方卒3进1形成交换,打开局面,或者走兵五进一从中路突破,中炮对屏风马进3卒局下,双方的布局对抗更加复杂,红方需要根据黑方的防守变化及时调整进攻策略,利用中炮的优势来寻找突破口,黑方则要通过屏风马的合理防守和卒3进1后的反击手段来应对红方的进攻,这一开局也是象棋布局中的重要变化之一。
十四、中炮横车七路马局
- 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车9平8,车一平六:形成中炮横车七路马开局,红方通过车一平六出动横车,加强对七路的控制,后续红方可以根据黑方的应对选择挺兵、跳马等进攻手段,比如黑方如果应以卒3进1,红方可以走兵七进一,然后准备通过跳马等手段攻击对方的卒林线,中炮横车七路马局注重对棋盘七路的控制,通过横车和七路马的配合,形成一种强大的进攻态势,给对方的防线造成较大压力,需要黑方谨慎应对红方在七路方向的各种进攻手段。
十五、中炮直车七路马局
- 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车9平8,车一平二:构成中炮直车七路马开局,红方出动直车,然后可以根据局面发展选择走兵七进一或者挺中兵等进攻方式,例如走兵七进一,准备通过跳马等手段攻击对方的卒林线,或者走兵五进一从中路展开强攻,中炮直车七路马局下,红方利用直车的机动性和七路马的进攻潜力,在开局阶段就给对方施加压力,黑方需要针对红方的直车和七路马的进攻进行有效的防守,双方在布局阶段就展开激烈的争夺,考验棋手对棋局变化的把握能力。
在实际的象棋对局中,这些开局走法并不是绝对必胜的,它们只是为棋手提供了一些常见且有效的开局思路和变化,每一种走法都有其特点和后续的应对方式,棋手需要根据对手的风格、应对策略以及实际局面的发展,灵活运用这些走法,不断调整战术,才能在棋局中争取到优势,进而赢得胜利,象棋的魅力也在于其变化无穷,即使是熟悉了这些常见的开局走法,每一局棋仍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需要棋手们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思考。

